排便,這生活中的「大」事,困擾著很多人。大腸激躁症(簡稱腸躁症)是很常見的腸道功能障礙,盛行率約20%,差不多每5人就有1人有,好發在青春期到中年,雖不危及生命,也不致惡化成癌症等嚴重疾病,卻讓人不舒服、生活不便。
腸躁症並不是大腸本身發生病變,而是因為不明原因造成腸道功能異常,較新的研究推測它可能跟腦-腸神經迴路有關,也就是中樞神經影響了大腸。
腸躁症患者以女性較多,推測可能跟女性較細心、敏感、要求完美、容易感受到壓力有關。「心理狀態反應在生理問題上,」台北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正心解釋。
其他可能造成腸躁症的原因還包括︰
● 胃腸蠕動不規律︰
一般人胃腸蠕動有一定規律,但腸躁症患者的胃腸蠕動得太快或太慢,造成腹瀉或便秘。
● 腸道特別敏感︰
研究發現,在直腸或乙狀結腸放入氣球,然後充氣,腸躁症患者在較小的打氣量或壓力下就會感到不適或疼痛,表示腸道比較敏感,容易感到不適。
● 食物的影響︰
例如乳製品、植物及動物性脂肪,都可能誘發或加劇腸躁症。引起不適的食物因人而異,有人喝了牛奶會脹氣、腹瀉,有人吃了豆類肚子特別不舒服。
朱正心提醒,便秘或腹瀉也可能是藥物造成的,比如一些降血糖藥可能引起腹瀉、治療巴金森症的藥及麻醉性止痛藥會抑制腸胃蠕動,造成便秘。
建議患者告知醫生最近吃過哪些藥,幫助釐清排便異常的真正原因。
除了了解症狀,也會做些基本檢查,如糞便潛血、照X光看大腸有無糞便堆積、抽血看有無貧血。
排便習慣改變讓人聯想到大腸癌的症狀。不過朱正心提醒,大腸癌通常還有體重減輕、血便、貧血、腹脹痛等症狀,如果再加上年齡超過50歲、有家族癌症病史、有腸道息肉、很少吃蔬果、很少運動、過重,確實提高大腸癌的風險,建議做大腸鏡,確定是不是癌變。如果腸躁症治療一段時間後不見改善,或合併發燒、解黑便,應做大腸鏡或相關檢查。
吃對了,腸子不作怪
為了減少腸道「鬧情緒」的頻率,患者得稍微忌口,包括:
(一)少吃刺激腸胃的食物:
過甜、過辣、過油的食物、濃茶及咖啡都不宜多吃。
(二)少吃易產氣的食物:
各種豆類、地瓜、芋頭、甘藍菜、包心菜、青椒、洋蔥、花椰菜、堅果、碳酸飲料。
(三)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:
如糯米製品。
(四) 腹瀉型患者少吃高纖、有潤腸效果的食物及寒涼瓜果:
如筍、黑白木耳、秋葵、鳳梨、木瓜、火龍果、奇異果;反之便秘型患者可以多吃點這些食物。
運動也是治療腸躁症的處方。「身體動,腸胃才會動,」陳永發說。
如果是壓力造成腸道「激動」,找到並減輕壓力源,就很重要了。